导读
目前世界已知品种约有200种
对蔷薇属植物的蔷薇化学成分进行了归纳分类,重点介绍了黄酮类、属植三萜类、物化酚酸类、学成甾体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分研为蔷薇属植物的究进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蔷薇属(RosaL.)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蔷薇可分为单叶蔷薇亚属(Hulthemia)和蔷薇亚属(Rosa),属植常见的物化物种多为观赏性植物,目前世界已知品种约有200种,学成主要分布在亚洲、分研欧洲、究进非洲北部、蔷薇北美各洲亚热带至寒温带地区,属植其中我国原产82种,物化集中在华东、华中及华南等地。目前对蔷薇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征、染色体核型分析、显微结构特征等方面。研究表明,小蘖叶蔷薇乙醇提取物和己烷提取物对大鼠回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从蔷薇属植物的20多个品种中分离得到黄酮类、三萜类、鞣质、脂肪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与三萜类化合物是蔷薇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作者对蔷薇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分类,重点介绍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酚酸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
1蔷薇属植物已知黄酮类化合物
蔷薇属植物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以儿茶素、槲皮素和柚皮素为苷元的化合物(图1)。
1.1以儿茶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吴建林等利用柱分离、重结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金樱子叶中分离出儿茶素;李石平通过一系列方法从金樱子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以儿茶素为基本苷元的13种黄酮类化合物,即非瑟酮醇-(4α→8)-儿茶素[fisetinidol-(4α→8)-catechin)]、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8-乙酸-儿茶素(8-aceticacid-catechin)、喹色亭酚-(4α→8)-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喹色亭酚-(4β→8)-儿茶素[gui-bourtinidol-(4β→8)-catechin]、非瑟酮醇-(4β→8)-儿茶素[fisetinidol-(4β→8)-catechin]、表喹色亭酚-(4α→8)-儿茶素[epiguibourtinidol-(4α→8)-catechin]、去氢双儿茶素A(dehydro-dicatechinA)、ent-非瑟酮醇-(4β→6)-儿茶素[ent-fisetinidol-(4β→6)-catechin]、3,4,7,4′-tet-rahydroxyflavane、4-methoxy-3,7,4′-trihydroxyflavane、原花青素B3(procyanidinB3)及根皮苷(phloridzin)。
1.2以槲皮素或山奈酚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崔凤侠等从刺玫果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中鉴定出金丝桃苷和槲皮素;Yang等从玫瑰花抗补体活性部位中分离出山奈酚;Takagi等从蔷薇果中分离出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1→6)-β-D-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ide和蔷薇果B(multiflorinB);张沛等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月季花中分离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槲皮素-3-O-(6″-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6″-p-coumaroy)-β-D-glucoside]、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赵倩等从月季花中分离出山奈酚-3-O-α-L-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side);Ma等从山刺玫叶中分离出4种以槲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3-O-(2″-O-galloyl)-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manghaslin、quercituron、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ester。
1.3以柚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已发现4种以柚皮素为苷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aurantia-marin)、柚皮素(narin-genin)、quercetin-3-O-β-D-xylopyranosyl-(1→2)-α-D-ribo-pyranoside及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pi-nocembrin-7-O-β-D-glucoside)。
2蔷薇属植物已知三萜类化合物
迄今为止,蔷薇属植物中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多为五环三萜,主要分为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图2)。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与生物工程》2021年1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蔷薇,木脂素,儿茶素,槲皮素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北京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山东省立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北部战区总医院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 |
南京鼓楼医院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奉天医院) |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邯郸市第一医院 |
潍坊呼吸病医院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青海省人民医院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淄博市立医院 |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
天津市海河医院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 |
安徽省胸科医院 |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粤北人民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
唐山工人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 |